目前分類:醫療新聞報馬仔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更新日期:2010/04/29 09:05  

要活就要動,不管是清晨夜晚,常見民眾到公園、操場活動強身,從節奏快的有氧運動到慢步調舞蹈,激烈程度差很大,運動效果到底夠不夠?專家指出,只要「動」就有效果,就看想達到甚麼樣目的,專家並指出,不分長幼都需要運動,可參照衛生署提出333原則,挑選適合身體狀況、規律並持之以恆,最重要是帶著一顆愉快的心情活動,不僅效果好,更能減低運動傷害風險。(陳奕華報導)

 

One more, Two more做運動好處多,不過運動型態百百種,激烈程度差別大,像是慢步調的活動到底運動健身效果夠不夠?國泰院物理治療組組長簡文仁指出,有動就有效果,端看運動想達到的目的為何,如果想活動關節,可以拉筋做做伸展操;要是想訓練心肺功能,則要選擇有氧、跑步等,較劇烈運動,至於想增進肢體平衡、協調力,可以練習金雞獨立、原地踏步等活動。

 

「嚴格講起來,你只要有動就有效果,早上在那邊比較慢步調的散步、走路,有沒有運動效果?我說當然有,那到底有甚麼運動效果,就要看你運動模式,比方說你希望關節靈活,就可以做一些伸展操,我希望強化一下肌肉力量,我坐下去站起來、坐下去站起來,我走路,這些都可以強化大腿肌肉,我們做心肺功能訓練的話,要讓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那個叫做有氧運動,的確這個是比較劇烈一點。」

 

簡文仁還說,運動好處多,人人都需要,只要規律性,就算量少,可以持之以恆最重要,像是衛生署鼓勵運動333,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達到130,要是無法一次做足三十分鐘,也可以分期付款,稍微休息再繼續,但是不管如何,運動前務必進行伸展、暖身動作,更重要帶著愉快的心情,秉持溫和、漸進、量力的原則,來享受運動好處與樂趣,這樣一來效果更好,也不容易有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6/02 00:07 史倩玲

【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許多婦女因為骨質疏鬆導致疼痛,但就醫改善之後又置之不理。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醫師黃兆山指出,年滿65歲婦女每年都要進行骨鬆檢查,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疼痛症狀,就認為不需治療。 

老年化趨勢下,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健康殺手。黃兆山指出,即使骨鬆教育已相當普遍,許多民眾對骨鬆認知與治療上還是存在許多迷思:「只要補鈣和運動就夠了!」「駝背是自然的老化現象!」許多因骨鬆骨折就醫的媽媽們在疼痛狀況改善後,就不再繼續用藥治療。

 

根據健保局統計,國人發生髖骨骨折的比率年年攀升,約20%的骨鬆病患在髖部骨折發生後的一年內死亡,超過40%則必須長期仰賴他人生活,還要擔心再次骨折的高風險。 

台大醫院骨科部江鴻生醫師指出,就算是平時有補鈣或運動的媽媽,也要定期每一至兩年檢查骨密度,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多有骨質流失的問題,更是不能輕忽。另外,駝背是骨鬆骨折的結果,尤其駝背導致身高倒縮3公分以上的停經後婦女,更屬骨鬆骨折好發的高危險群,應盡快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

 

因骨鬆骨折就醫的婦女,在骨折、疼痛狀況緩解後,不可自行中斷治療。江鴻生指出,骨鬆治療屬長期抗戰,須持續用藥,才能避免骨折的危機,無論是針劑或口服的骨鬆治療,建議需持續3至5年,才能有效降低骨鬆引起的骨折風險。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簡文仁(國泰醫院物理治療組組長)

冷療一般被用在退燒及急性運動傷害上,其實它的應用可以更廣,皮膚燒燙傷、肌肉痙攣、關節炎及腫脹疼痛等都可以巧妙運用,效果不凡。

冷療的作用,在血管立即收縮,血流減少,以避免出血、瘀青、腫脹;降低代謝作用,延緩神經傳導速度,以達到消炎、消腫、止痛、麻痺的效果。冷卻的時間若夠久,冰了再放,放了再冰,長達20分鐘以上,讓它冷到較深層的肌肉組織,也可以有舒緩緊張的肌肉纖維,並透過反射性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強化肌肉收縮力量的作用,洗冷水澡或冬泳後,全身舒暢,活力無窮的感覺,就是這個道理。

冷療運用得好,效果不輸熱療,即以運動傷害來說,大家常認為在24小時急性期內,為了止血、止痛消腫,需用冷療,之後就要改用熱療。

其實,過了急性期還是可以用冷療,只是大家喜歡熱熱的舒服感,冰冰的不習慣,尤其是冬天,更不方便使用,如果了解它的止痛消炎消腫功用,給它20分鐘,它將帶給你一天的舒服!

冰塊、冰水、冰袋、冰劑…等都是冷療的工具,其中尤以冰袋最為理想,乾爽,方便又便宜。放在冰箱裏,隨時可以拿出來用,包上一層微濕的毛巾,冷度很快可以傳導到身體,也不會硬梆梆地,可以平順地貼附身體,更可以用在全身任何部位,真正是一袋在手,妙用無窮。

在運用上,冷療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有人體質上對冷耐受度極差,怕有不良反應;或對冷敏感,不容易適應;或感覺失靈,怕冷過頭凍傷,或認知障礙,溝通困難,不會反映;或動脈循環很差,造成缺血等都要考慮在內。

台灣的物理治療專業愈來愈精進,但冷療的領域卻長期被冷落,隨著應用材質的進步,運用範圍的推廣,這方便有效的療法,值得加以推廣。

熱療 去痠止痛化僵

老祖母時代,「燒龜」(熱水袋)是家庭必備的聖品,不但冬天可以禦寒保暖舒服,也可藉此去痠、止痛、化僵。

熱療的運用歷史相當悠久,除了筋骨系統,受傷、發炎引起的疼痛外,緊繃的肌肉僵硬組織,不適的血流,甚至經痛,胃腸不舒服,都可加以運用。

若症狀經醫師診斷確認過,熱療更可以DIY,在家以熱敷包或電毯自療,方便又安全,且無太大副作用。

醫療上利用的熱,如超音波、短波、微波等,屬深部熱,會影響身體深部的組織,造成熱效應,禁忌較多,若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心臟節律器、懷孕等須禁用,屬於醫療器材,不可任意自行使用。

至於熱敷包、蠟療、水療、紅外線、化學包、電毯等,則屬淺層熱,熱不容易透入體內,藉著皮膚、神經及血流反應產生作用,較安全,禁忌較少。只要急性發炎、皮膚不良、感覺失常、認知障礙者多加小心使用就好,一般多可在家自行使用。

淺層熱又分乾熱和溼熱兩種,電毯、化學包等,屬於乾熱;水煮熱敷包、水療、蠟療則屬溼熱,有水蒸氣、汗氣等可傳至較底層組織,治療效果較好,不只保暖舒服而已。

既然可DIY,方便安全又可廣泛使用就很重要。現代上班族、電腦高手成天坐在辦公桌前,頭頸、肩背、手肘手腕,一直到腰臀、膝腿,幾乎全身痠痛透頂,熱敷包就是很好的自療工具。

熱敷的溫度不可太高,接觸面保持在50℃以下;太燙或接觸太緊、太久容易燙傷,尤其是蛋白質組織,超過50℃會造成變性,引起永久傷害。

熱敷雖安全,但熱敷過度仍有不良影響,因熱體會產生遠紅外線,這種熱輻射太多會使皮膚變黑,所幸只要停用一段時間,就可自然褪去。

準備個熱敷包,隨時可以溫暖您的身體、溫暖疲累的心!

轉自中國時報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9/06 17:17》

 彈性貼紮物理治療具有消腫止痛效果。(記者關嘉慶攝)
 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1名老婦人,因為退化性關節炎導致不良於行,已經無法走路,在接受彈性貼紮後,竟然就能走路!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彈性貼紮是最近幾年才發展的物理治療方法,除了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等出現的痠痛達到消腫止痛效果,也可預防運動傷害。
 簡文仁物理療師表示,彈性貼紮布不是藥布,也不是用來固定用的布,而是具有彈性織法的布,貼在皮膚上,可以將皮膚提起,也因此而創造了皮下空間,進而使得皮下的循環可以變好。
 簡文仁指出,皮下有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讓這些皮下組織循環變好,進而可以使得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另外,彈性貼紮也可以經皮刺激,使得肌肉與皮膚有保溫作用,這種外在的刺激,也可有止痛作用。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指出,在門診中,採用彈性貼紮有好多戲劇性的結果;有 1名老婦人,因為退化性關節炎已經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骨科醫師建議她要開刀,但是她因為害怕開刀,就來尋求物理治療,結果在門診裡為她做好彈性貼紮後,竟然就站起來走路了。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說,彈性貼紮可透氣,且碰到水也沒有關係,通常治療都建議使用 2、 3天,而且是只要一撕下來,就貼不回去,在治療時,需要技巧,並且得要順著肌肉纖維的生長狀態,來決定貼紮的部位,不只需要手法,更重心法;此外,該項治療雖可以消腫止痛,但仍應配合運動,而且是否仍需手術,要由醫師評估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09.11.17 08:11 am

       許多人有慢性肩痛問題,挪威研究發現,和體外震波治療相比,患者若能在醫療人員指導下定期做運動復健,治療效果更好,更能舒緩疼痛。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網站〈bmj.com.〉。

       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疼痛部位中,肩痛約排名第四,治療方式通常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醫師可能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或局部注射類固醇,物理治療則包括震波、超音波、運動和針灸治療等。

       過去曾有幾項研究認為,震波治療可能沒什麼效果,不過醫界還是廣泛使用這種治療方式。研究人員比較運動和體外震波的治療效果,體外震波是指將中、低能量震波加諸在組織上。總共104位男女肩痛患者參與研究,年齡介在18到70歲之間,這些患者肩痛時間至少在3個月以上。

       受試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接受體外震波治療,一周一次,持續4到6周,另一組一次在醫療人員指導下運動45分鐘,每周運動兩次,最多持續12周。兩組在6、12、18周接受檢測,在這段時間,研究人員建議他們,除了使用消炎藥物以外,暫時不要再接受其他輔助式治療。結果發現,經過18周後,運動組當中,64%的人肩痛得到改善,而接受震波治療的患者當中,只有36%的人肩痛有所舒緩。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解釋,肩痛原因很多種,若肌腱發炎,甚至出現鈣化現象,就會考慮使用震波治療將鈣化組織震碎,讓身體可以順利吸收鈣化組織,因此肩痛成因不同,治療方式自然也要有所調整。

       黃永錚醫師認為,運動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增強肌力,讓骨頭、關節不會那麼容易受傷,不過肩痛患者最好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最好作體操等緩和運動。

資料來源:聯合報新聞網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4/30 04:11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光吃鈣片不足以預防骨質疏鬆!一名女子從30歲開始,天天吃鈣片,到了44歲接受檢查卻發現,骨質密度偏低、骨齡相當於67歲的長者。醫師表示,不運動、不曬太陽、營養不均衡,一樣有骨質疏鬆的風險,不是吃鈣就夠。

 

該名女子從懷孕後,開始養成吃鈣片的習慣,但直到透過公司健康檢查,才發現不愛運動、不愛吃肉、怕曬太陽,還愛喝咖啡的她,雖然天天吃鈣片,骨密度還是比同年齡低了許多,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非常高。

 

她表示,得知骨密度檢查結果時,非常訝異,因為她一直以為只要吃鈣片就可以遠離骨鬆,後來向醫師詢問才知道,除了吃鈣片之外,還應均衡補充其他營養素,也要補充肌力。

 

誤以為只要「補鈣」就能充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並不少,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昨日發布該會針對40歲以上國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高達64%國人不知道只補充鈣片,並不足預防骨質疏鬆症;這項調查同時也發現,在服用鈣片民眾當中,其中有3成罹患骨質疏鬆症。

 

根據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預防骨質疏鬆症,除了添加鈣之外,仍需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K、B6、B12、磷和蛋白質,增加身體能量。」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黃兆山表示,除了鈣質之外,維生素D會影響鈣質在體內的吸收代謝,而且完整的保骨營養素更應均衡攝取蛋白質、熱量

 

男性每天建議攝取2000大卡熱量、女性勿低於1600大卡,並且多曬太陽,獲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

 

此外,要保骨本,除了攝取每天1200毫克的鈣質,也要多攝取核果、豆類、穀類,以增加礦物質的攝取。骨質疏鬆症最致命的因素就是骨折,為了要維持較佳的平衡感、減少因為跌倒發生骨折的機會,建議平常要保有肌力,最好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腫、熱、痛急性期 用冰的  慢性期或亞急性期傷害 來熱的

[文‧卓瓊鈺(作者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講師)]

  冷與熱在物理治療部門中,算是最常用到的物理治療了。病友們常會問:「我現在到底該冷敷或是熱敷呢?」而對於不論冷敷或熱敷;使用的時間多數人也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想到就往傷處敷一敷,忘記了就放任不管,這對傷口的癒合到底是利是弊呢?且聽物理治療師為您說明。

一般而言,在體表使用冰敷時,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它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發炎情況緩和,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如打球扭傷、發炎、表皮一度燒傷、肌肉痙攣或水腫等情況,效果十分顯著。局部、暫時性的冰敷(約二十分鐘左右,不會使身體溫度降的太低;因此,當你發現嘴唇變白、身體不自主地顫抖時,這可能是太冰或是冰敷太久的現象,應立即保暖並停止使用。

相反的,熱敷則會使體溫升高,造成血管放鬆,增加身體代謝速率,有增加韌帶、關節囊、肌肉彈性,促進癒和的效果。因此,臨床上,熱療多用於傷害的亞急性期及慢性期。若傷害仍處在急性期,或是病患有血液循環不良、感覺異常、體溫調節異常等情況,最好不要使用熱敷。一般熱敷持續使用二十至三十分鐘,即有不錯的效果,而在使用熱敷包時,最好能用毛巾包覆,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避燙傷。

 若仔細比較冷、熱兩個因子的物理特性,你會發現、冷敷通常可深達五公分,且持續效果可達數小時。而一般的熱敷包效果十分表淺,只有兩公分左右,且一旦熱敷包移除,體表很快就回復原來溫度。所以,當傷害是屬於深層組織時,治療師會給你不同於一般熱敷包的深層熱療(超音波等),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至於何時給熱療?何時該給冰敷呢?許多教科書上制式地訂下這個原則: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四十八小時後用熱敷。其實,傷害的復原和個人體質、嚴重性及受傷的位置,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我通常會建議病患仔細觀察受傷處:是否仍處在(紅、腫、熱、痛)的急性期,在關節活動度運動執行前,以及運動後,給予適當時間的冰敷;而熱敷則給在: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痠痛),欲促進組織癒合,減低水腫現象及淤青,在競賽前欲增加關節活動度時。

總之,冷熱因子必須使用適當,方能有良好的療效。急性運動傷害的治療原則,不外乎PRICE;即(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壓力compression、and抬高elevation),
因此,在急性期應適當使用冷療,以減少疼痛及發炎現象。此外¡在亞急性期則要記得善用熱療,以促進組織癒合。

如此,相信可以很快恢復健康,再度回到運動場上馳騁。
於一個腫脹的腳踝而言,冰敷可以緊縮血管,減少出血,阻止腫脹的繼續發生。另外冰敷也能避免肌肉攣縮、和緩疼痛。但是冰敷過度也可能造成皮膚受傷,所以不能一直冰到不管它,最好是冰一段時間,拿開休息一陣子,然後再冰。它可以讓皮膚回溫,以避免受傷。

一般來說,冰敷的時間大概是1030分鐘為宜。脂肪較少的部位,像是腳踝、膝蓋、手肘,最好不要冰太久;脂肪多的部位,像是大腿和臀部,則可以冰多一點時間。對於對冰敏感,或者是感覺遲鈍的人(例如糖尿病),以及血液循環緩慢的人,冰敷就不太適合,所以要冰敷的話A有必要還是要請教一下醫生


何時需要冷敷療法?
冷敷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讓血管收縮至其周圍部位進而控制及減輕青腫、疼痛的程度。 適用於擦傷、扭傷、瘀傷、輕微刀傷、輕微灼傷、發熱、頭痛、牙痛、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等情況下。

何時需要熱敷療法?

熱敷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降低痛楚,並使患者本身產生更多的養份及保護原素。 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背痛、肌肉酸痛、鼻塞、頸部酸痛、生理期疼痛及運動傷害等情況下。

發生運動傷害時應該冷敷或熱敷
?
建議在傷害發生後使用冰敷減輕病情,在受傷 24- 48小時後,定期性的熱敷有助於增加血液流量,減輕不適及加速痊癒。


感覺眼部壓力過高時應該冷敷或熱敷
?
眼部肌膚非常脆弱,平均每天眨眼高達一萬次以上,若再加上後天紫外線、循環不良、外力揉搓過度、長期處於緊張收縮、睡眠不足等情況黑眼圈及細紋皺紋只會更加惡化。 皮膚科醫生建議,每天使用冰敷舒緩眼部壓力,再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利用冷熱敷交替方式,有助於改善黑眼圈、浮腫、小細紋和減低近視加 深機率。


使用冷敷或熱敷需要多久才能達到療效?

通常醫生建議冷敷或熱敷時間不要超過三十分鐘,之後須讓皮膚休息 5- 10分鐘,此為一循環療程直至舒緩效果達成。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

文.王梅  攝影.鄭佳玲

2010/02 康健雜誌 135期

疼痛專家詹廖明義醫師提醒,就診前最好先做「功課」──疼痛紀錄,包括哪裡痛?痛多久?什麼情況會痛?是隱隱作痛、絞痛還是刺痛?記載得愈詳細,愈有助於醫師下診斷

先止痛再治療
 

醫師處理疼痛的優先順序大致分為:1.急性疼痛,2.癌症疼痛,3.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譬如意外受傷、嚴重車禍、燒燙傷,假使沒有立即生命危險,血壓、呼吸、脈搏等生命跡象都在安全範圍,可優先處理疼痛,再動手術,經過數天、數週之後,痛感自然會消失。

第二類的癌症疼痛,被WHO列為癌症病人必須優先緩解的症狀。嘉義聖馬爾定醫院疼痛科主任黃安年指出,平均每4個癌症病人,就有3個痛到難以忍受的地步,尤其到了癌症末期,常常出現多發性疼痛。

第三類慢性疼痛,疼痛持續3~6個月以上,也是臨床最常見的症狀,根據估計,全球慢性疼痛病人約佔總人口的16~30%,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慢性疼痛的成因複雜,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外科林乾閔醫師分析,有的是生活緊張和長期姿勢不良;有的是隨著年齡老化,退化性病變造成;有的則是反覆過度使用身體某些特定部位,造成軟組織受傷。

慢性疼痛病人最多症狀:

1.肩、頸、背痛、腰椎,約60~70%(歐美國家則高達70~80%);

2.肌肉扭傷、運動傷害、膝關節,約20%;

3.帶狀皰疹造成的神經性疼痛、三叉神經痛、腦中風,約10%;

4.腹部疼痛,約10%。

針對慢性疼痛,各科醫生幾乎都是先從保守治療下手,除了給消炎止痛、肌肉鬆弛藥,同時還要預防復發,運動強化身體器官組織,避免再受傷。

一旦覺得不痛了,就要考慮停藥,回歸日常生活保養,而非無限期用藥,「病患的衛教很重要,」萬芳復健科張光華醫師總是告誡病人,「必須多管齊下,如果不矯正姿勢,調整作息型態,疼痛永遠不能根治。」

但若是屬於神經性的疼痛,譬如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單純使用止痛藥的效果不佳,林乾閔醫師建議,可改用抗焦慮、抗癲癇藥物,阻斷神經異常放電,同樣能抑制疼痛。「如果持續3個月沒有改善,就需要重新評估改變治療方式,」林乾閔叮嚀。

某些慢性疼痛可能是心理疾病造成。譬如憂鬱症病人常伴隨頭痛、全身痠痛,醫生除了給止痛藥,同時也給鎮定劑或安眠藥。精神科黃介良醫師指出,這類病人一旦憂鬱症得到控制,疼痛大都也獲得緩解,甚至不必再吃止痛藥。

 除非保守療法一直無法減輕痛感,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甚至被迫中斷工作、影響生計,醫生才會建議開刀。

無法保證「刀到痛除」
 

《聽疼痛說話》作者佛杜錫克醫師指出,約有三分之二的神經外科手術是為了控制或減輕疼痛,譬如頭痛、頸椎痛、背痛等。

手術的好處可立竿見影,尤其對神經壓迫病人具有減壓效果,「病人跳著過來向你炫耀,」復健科醫師張光華形容。

不過,開刀有麻醉風險,而且屬於「破壞」行為,不保證結果完美。「解決了身體組織結構問題,卻不一定能徹底解決疼痛及恢復功能,」張光華坦言。

譬如椎間盤受到壓迫、脊椎滑脫突出、長骨刺,一般外科手術就是直接拿掉椎間盤、固定位置。但具有緩衝作用的椎間盤一旦被拿掉,骨頭之間的摩擦增加,反而導致脊椎加速退化。

臨床也遇到很多疼痛肇因於「失敗的外科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大里仁愛醫院詹廖明義醫師舉例,即便是最簡單的拔牙、抽血,或者較複雜的心臟手術、腫瘤切除等,都有可能造成神經受損,術後傷口產生的疤痕、沾黏,一碰到或壓迫神經就會痛。

遇到這種情況,醫生也很無奈,只能長期給藥控制,無法根治。因此,用外科手術減痛愈來愈謹慎,術前必須靠許多精密的影像偵測,甚至故意誘發疼痛,才決定是否動刀。

跨科尋求第二意見
 

手術分兩種,一種是診斷確定,非開刀不可,沒有及時處理,會帶來不良後果,譬如壓迫到神經的骨科手術;另一種是可做可不做,一旦做了,需要評估術後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椎間盤突出即屬此種。

德國曾經針對一群整型外科醫師做過一份調查,83%受訪醫師認為治療椎間盤突出或慢性疼痛的手術是多餘的;74%醫師表示,若是自己有壞死性、中度疼痛的髖關節疾病,不打算切除置換;64%放棄修補拉傷的外部韌帶;57%拒絕用外科手術治療網球肘。這群平日拿著手術刀的外科醫生相信,憑藉身體順乎自然的康復方式,才是上策

有些外科醫師建議使用替代療法,譬如物理治療,「只要不繼續犯錯,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放』著也會好,這是自然病程,」台大雲林分院外科主任黃勝堅本身是腰椎滑脫病人,下背長期疼痛,影響走路,但他不想開刀,照樣上場打網球,「手術如果不具有急迫性,試著去接受它,甚至與它共存。」

病人到不同的科別看診,得到的治療方法也會不同。雙和醫院林乾閔醫師建議,最理想的疼痛控制應該是跨科治療,尋求不同科別醫生的「第二意見」,而不只是看單一科別,才能得到最完整的醫療服務。

 詹廖明義曾碰過椎間盤突出病人動了五、六次手術,問題依舊沒解決,「如果他(病人)事前來找我,我一定勸他不要開刀。」

 「每個醫生,心中各有一把尺,」署立台北醫院骨科主任陳興源以臨床常見的關節炎為例,有的醫生主張開刀,有的主張運動復健,各持己見。他極力贊成病人應該尋求第二意見,「即便是治療腕隧道症候群,最好都去問問其他醫生。」

●疼痛,請看這些科!
 
【疼痛科】

症狀:偏頭痛、緊張性疼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神經痛、顳顎關節痛、肌筋膜痛、頸肩上肢痛、腰痛、下肢痛、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帶狀庖疼痛、肋間神經痛、截肢痛、乳房摘除後痛、缺血性疼痛、原發癌痛、轉移癌痛等。

【神經內科】

症狀:頭痛、頸痛、腰痠背痛、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肌肉疼痛、手麻腳麻、顏面神經麻痺、肌肉病變、神經病變、腦瘤等。神經內科

【神經外科】

症狀:腦神經創傷、脊椎骨折、脊椎損傷、脊椎骨刺、脊椎移位、軟骨突出、各種神經疼痛(如頭痛、三叉神經痛、頸痛、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等)、四肢痠麻等。

【骨科】

症狀:骨折、脫臼、骨髓炎、關節退化、關節炎、骨畸形、脊椎外傷、脊椎病變、肌肉、肌腱、筋膜疾病、脊椎骨外傷、坐骨神經痛等。

【復健科】

症狀:骨骼肌肉神經病變、腰痠背痛、關節疼痛、頸腰椎骨刺,坐骨神經痛,手腳痠麻,顏面神經麻痺,運動傷害,腦中風,頸傷,脊椎損傷,灼傷、截肢後復健訓練等。

【身心內科或精神科】

症狀:偏頭痛、肌肉緊繃、腸胃不適、情緒困擾、停經症候群、經前症候群、器質性疾病、酒癮、藥癮、厭食、暴食等。(王梅整理)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25日電)男子打棒球撞傷膝蓋,冰敷消腫後,走路容易酸痛,就醫確認是前十字韌帶斷裂,接受重建手術,經 9個月復健才康復。醫師提醒,類似狀況不能輕忽,否則將造成關節提前退化。

 衛生署台南醫院骨科醫師王泰隆說,膝部運動傷害中,十字韌帶損傷較常見,前十字韌帶則是膝關節最主要的穩定構造。

 王泰隆指出,若十字韌帶受傷,常有劇痛或感覺膝關節突然鬆脫的現象,傷者約有 1/3在受傷時會感覺到「啵」的聲音。關節內出血腫脹,將無法運動,且會愈來愈痛,24小時內痛到最高點。

 他說,當腫脹逐漸消除時,病患能暫時運動;但若不治療,反而從事劇烈運動,可能會造成長期不穩定,繼而使關節軟骨及半月軟骨磨損,最後導致關節提前退化。

 王泰隆說,治療十字韌帶,得看病人年齡,年輕人須重建韌帶後才能再從事劇烈運動。不常運動的50歲以上病患,只要給予復健治療,控制不穩定狀況就行。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瑜珈除了可伸展肢體之外,還有縮臀跟治療O型腿的功效?最近坊間出現了整骨瑜珈課程,引起愛美女性注意,不過,這樣的課程有這麼神奇嗎?物理治療師提醒,這類瑜珈動作難度偏高,練習者最好量力而為,免得反而受傷了。

 這門整骨瑜伽課和一般的瑜珈似乎不大一樣,據說除了可讓肢體延展,還對身型有調整的作用,瑜伽教師游若心指出,「就是把髖關節往上推之後,那O型腿就會變直了。

 練習擺腿,動作看起來就像是大青蛙,但這招只算是基本功,難度高的動作還在後面,其中一招是把腳丫子抬到跟肩膀一樣高,據說是可以拉高髖骨、縮骨盆。游若心說,「往外拉,就是幫你把小腿不正的骨頭變直。」不過,要把腿要拉成這樣,一般人恐怕很難辦到。

 但這樣高難度的動作,卻讓許多女學生和上班族趨之若鶩。不過,這些招式真的能治好O型腿嗎?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如果是功能性(O型腿)有可能會把它調整回來,以後你的腿型會比較好看,體態會比較好,那結構性(O型腿),不可能把它逆轉回來。」

 治療師也說,這類瑜珈動作難度偏高,練習者最好量力而為,不要硬撐苦練,以免扭傷拉傷,愛美不成反倒先跑到醫院來報到。(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泳溙、王鴻年)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康健雜誌  2010年1月

 

    平常在工作面對病患時,常常會有病患對我說:

「醫生啊,我最近老是覺得很累,上班都沒有精神,坐著站著總是覺得腰常常挺不起來,可不可以照個X光檢查一下?」

「林醫師,我的腰痠背痛好嚴重,痛到我連家事都沒辦法作了!我去好多地方看過照片子,但是醫生都說骨頭很漂亮,沒有長骨刺,那我為什麼會一直這樣痛?」

身為病患,當我們有病痛去找醫生,總是希望醫生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找到病因,然後對症下藥,讓我們的身體迅速恢復健康。而站在醫生的立場,醫生其實也是希望可以又快又準確的作出診斷,並且考量病患的需求,就治標與治本兩方面,給予最適當、最沒有副作用的治療建議。

所以一個治療有沒有效,重要的關鍵其實不在這個醫生開的藥好不好、貴不貴,而是在於這個醫生是不是能夠真正找到病患的問題所在。簡單的說,精確的診斷才會有令人滿意的療效。

傳統的中醫是用「望、聞、問、切」來診療病患,即使現今科技發達,大多數的中醫師不需藉用精密儀器,仍然可以帶給病人很好的療效。也許大家不知道,西醫在診療病患時,其實也是運用類似的思維,對複雜的病情作出判斷。

以復健科最常見的痠痛問題來說好了,當病患從候診椅上站起來走進診間,醫生已經開始在「望」,望病患的體型、走路時的步態、臉部的表情、還有坐下來後的坐姿。接著開始從對話中開始「聞」,聞病患說話的的聲音和氣味,如果病患的聲音鏗鏘有力、簡單明瞭,代表病患精力充沛、思緒清晰,痠痛問題或許只是暫時的困擾;如果病患說話急促焦慮、或是無力消沈,代表情緒與痠痛可能互為因果,痠痛問題恐怕非一日之寒。

「問」即為大家熟知的問診,問痠痛的狀況(例如:您什麼地方痛?這樣子痛多久了?一天的什麼時間會最痛?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特別痠痛?在做什麼動作的時候可以舒緩痠痛?痛起來的時候會不會痛到身體其他的地方?…)、問之前這個痠痛治療的狀況、問生活史(職業、生活形態、飲食狀況、運動習慣…)、問個人的疾病史、問家族的疾病史…等等,完整的問診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資訊,醫生可以對病患狀況有深入的瞭解。

接下來是「切」,這裡不是指中醫的把脈,而是詳細的身體檢查。藉由和病人身體的接觸,醫生可以進一步知道病患身體哪裡的肌肉比較緊繃、哪裡的肌肉比較無力或是萎縮、身體關節是不是鬆弛或是沾黏、神經是否有被壓迫現象、是不是有急性發炎的腫脹發熱、還有身體感覺功能是不是有受到損傷。

在絕大部分的狀況下,一個有經驗的醫生,藉由完整詳細的望聞問切,都可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如果醫生還有疑慮,或是需要特殊的儀器來輔助鑑別診斷,這時候醫生才會安排相關的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換句話說,包括X光、超音波、抽血驗尿、骨質掃瞄、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檢查項目,其角色都是用來幫助醫生確定腦袋中的答案而已,醫生其實不是靠這些檢查才可以診斷病人的!醫生會視狀況來安排病人最需要的檢查項目。  

平常病人常常會到醫院主動要求要照X光,因為他們害怕是骨刺或是骨質疏鬆讓他們長期痠痛,很特別的是,當他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照了X光並沒有大礙時,常常好像頓失所依,對於自己的痠痛束手無策。其實,醫生照X光檢查的目的是要排除骨頭和關節的問題,而X光檢查正常並不代表就找不到身體痠痛的原因。

身體的痠痛大部分來自於發炎反應(例如肌腱炎、關節炎、肌肉拉傷…)、神經病變(例如神經壓迫、神經發炎),或是體內一些廢物的堆積(例如乳酸、尿酸),這並不是氣血不順,也不是血路不通,而這些問題也都是照X光看不出來的!

一個沒有幫我們安排檢查的醫生,不代表他就是一個不好的醫生。瞭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在溝通過程中提供有用的資訊,並且明確告訴醫生我們對於治療方式的期待,醫生與病患之間的互動會更良好,治療也一定會更有效!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刊在「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4份研究顯示,規律運動除了讓你身體更健康,年老時心智也會更敏銳。

    其中一份研究發現,中年多運動的婦女,70歲後較不易受慢性疾病心臟手術或其他生理及心理病痛所苦。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Health)、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Hospital)以及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員,把中年定義為平均60歲的人士。

  另一份研究發現,每週1到2次的「阻力訓練」持續一年,可改善年長女性的專注力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第3份研究發現,相較於年紀相當、卻整天坐著不動的「沙發馬鈴薯」,55歲以上從事中度或高度體力活動的人,較不會有認知方面的障礙。

  第4份研究顯示,參與18個月運動計畫的65歲以上女性,相較於參加較不劇烈「健康」計畫的同齡女性,骨質似乎較不疏鬆,降低跌倒的風險。

  撰寫首份研究報告的科學家表示,這幾份加拿大德國和美國進行的研究報告,結果可能跟醫師要求的一樣,要更多美國人起來運動。

  科學家並說:「美國人口迅速老化,且近四分之一的民眾不從事任何休閒活動,我們的研究結果似乎呼應聯邦準則的意見,也就是體能活動提升老年人健康,更強調運動有加強整體體能與老化健康的潛力。」

  他們說:「體力活動不僅僅能延長壽命,還能提升生活品質的這個概念,可能是讓人起來活動的強烈誘因。」(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黃一展)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節錄)

文.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2009/10 康健雜誌 10月份網路專欄

你聽過「週末運動員」嗎?

就是指那些平常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班日整天忙得天旋地轉,身心俱疲,然後一直到週末假日才能抽空運動的人。有心想要運動是一件好事,但是運動傷害對大多數的週末運動員來說卻是一個除不去的惡夢。

怎麼說呢?這就要先從我們的【生理特性】來談起了:我們的身體其實會根據我們的生活習慣來調整它的狀態。

星期一到星期五,大多數的人的寫照都是待在辦公室裡面整理資料、打電腦、或是開一個接著一個無聊冗長的會議,這時候,身體就會把自己設定在「上班」的狀態,也就是「植物」的狀態,身體不會有很多的活動,也不會耗費很多熱量。

當我們到了球場,或是到了游泳池的旁邊,我們的身體就會把自己調整到「運動」的狀態,這時候我們的呼吸,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的速度就會改變,讓我們不至於因為運動而氣喘吁吁,或者是體力不濟。

就算是你從來就沒有上過體育課,或者是對運動一點點的興趣都沒有,但是最少總有過「腳扭到」、「筋拉到」的不愉快經驗吧!即使不是在打球的時候扭傷了腳,但在平常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小動作,例如整理花園、下樓梯、彎腰拿東西,就有可能一個不小心受傷。這也可以算是一種運動傷害呢!

什麼是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有廣義和狹義的定義。
 .狹義的運動傷害就是單指在「運動」的時候所受的傷害,
 .而廣義的運動傷害可以泛指我們身體在「活動」的時候所受到的傷害。

為什麼會發生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的原因很多,但是可以簡單的分成兩種:

一種是急性的外傷,例如打壘球滑壘的時候膝蓋的擦傷,或是打籃球搶籃板的時候與對手互撞,造成手腕的扭傷。

另外一種是累積性的過度傷害,例如棒球投手的肩關節肌腱發炎,或者是打網球時姿勢不對所造成的網球肘。

什麼人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生運動傷害。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比起一般人又會高出許多,我們可以把這些狀況再分成兩方面來說:

運動員本身的因素:

1.體能狀況:平常都不運動的網路族,卻心血來潮去報名國際馬拉松比賽。

2.先天的限制:一個柔軟度超級差的人,卻硬要做出瑜珈的高難度動作。

3.技術的程度:明明只是剛學會高爾夫球的握桿,卻一下子拿起開球木桿猛揮。

4.運動過度:為了和同學打賭,連打了五個小時的籃球三對三鬥牛。

5.心理狀態:第一次下場比賽,雖然外面太陽高照,但是卻緊張到手腳冰冷。

運動員外在的因素:

 1.運動的性質:和別人有越多身體碰撞機會的運動(例如籃球、足球、橄欖球),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就越高。

 2.運動的環境:在大熱天的下午打球,要讓自己腳不抽筋也難。

 3.運動的裝備:爸爸帶著念國小的寶貝兒子到練習場去打高爾夫球,卻給兒子一支大人用的七號鐵桿…

 4.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和女朋友騎著越野車登山健行,沒想到腳踏車的煞車線忽然斷掉…

運動傷害會怎樣?

當然了,受傷的位置不一樣,受傷的嚴重程度不一樣,臨床上的症狀也不會一樣。運動傷害可以是很輕微的肌肉拉傷,理都不理它也可以很快恢復,但是也可能嚴重到馬上就會有生命的危險。

發生了運動傷害要怎麼辦?

剛受傷時,掌握所謂的基本原則:【PRICE原則】,可以很有效的降低後遺症,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恢復。即 Protection(保護患處)、Rest(適度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壓迫患處)、Elevation(抬高患處)。

什麼時候要看醫師?

有以下的情況發生時,不要懷疑,趕快找你的復健科醫師,幫你作最快最好的處理:

.受傷部位有嚴重的疼痛,痛到連一點點的力量都使不出來。
.受傷部位有嚴重的疼痛,痛到連輕輕的觸碰都不能碰。
.受傷的部位外觀變型。
.受傷的關節無法活動(卡住),或是活動時有鬆鬆無法施力的感覺。
.關節活動時有奇怪的聲響。
.受傷部位附近有麻木或感覺變差的情形。
.雖然沒有明顯的疼痛,但走個幾步路就無法繼續前進。
.越來越嚴重的腫脹。
.同一個部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受傷。

運動傷害有預防的方法嗎?

.避免在身體或精神狀態不好,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時候打球。

.要有適時適度的休息,尤其當肌肉疲勞(例如已經在練習場上練習了五盒球的一號木桿發球),或身體某部位有酸痛現象時。

.維持標準的體重:過重的體重對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壓力。

.擊球前完整的熱身與伸展運動。

.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高爾夫球鞋,舒適合腳為最重要的考量,價錢與美觀則是其次。

.下場打球時盡量走平路,不要刻意穿越斜坡或障礙物。迫不得已的時候,球桿可是很好的柺杖喔。

.均衡的營養攝取與正常的飲食習慣。

.除了打球以外,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例如:散步、游泳、瑜珈、彼拉提斯),可以讓我們的身體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1/14 04:11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

青少年站立時,若身體左右不對稱、肩膀一高一低,可別大意!

 一名18歲少女因肩膀高低差大,且肩胛骨隆起,就醫檢查發現是青少年常見的「特發性脊椎側彎」,開刀矯正後,已無大礙,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曾效祖說,國內外文獻顯示,「青少年特發性脊椎側彎」盛行率約2%至3%。

 青少年特發性脊椎側彎

 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曾效祖說,有人認為,輕度至中度的脊椎側彎,不會妨礙日常生活而不以為意,但早發現早就醫,可以避免彎曲角度惡化,若拖到40、50度,不得不開刀時,就會面臨骨頭較僵硬,提高手術難度的風險。

 這名少女平常喜歡穿寬鬆衣服,父母也沒特別留意,母親無意間在女兒換衣服時,發現她的肩膀一高一低,肩胛骨隆起,擔心影響外觀,帶她就醫,檢查發現,少女的脊椎側彎角度已經60度,必須進行手術,目前恢復良好,角度已矯正到剩15度。

 曾效祖說,脊椎側彎包含脊椎變形或扭曲,肋骨隆起是必然的連帶現象,發生原因則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論;易發生的年齡層約12到18歲,初期無症狀,察覺時,都已經是有明顯的彎曲角度,家長只能從多觀察孩子的體態預防。

 曾效祖指出,很多家長誤以為脊椎側彎只影響外觀,但當側彎大於40至50度,每年會以一至兩度持續加彎,若發生在胸椎,會導致胸廓變形,肺活量下降,嚴重會影響到心肺功能;發生在腰椎,則要比同年齡者更早面對腰椎退化的問題。

 他建議,若發現孩子站立出現身體左右不對稱、肩膀一高一低、骨盆歪斜、跛行、常腰痠背痛、長短腳等,都有可能是脊椎側彎,角度小,可採運動、物理治療等保守非侵略性的方法治療觀察,一旦大於40度,有必要視年齡、身體狀況進行手術,切忌民俗療法,隨意整骨、整脊,或使用「拉背增高器」,以免弄巧成拙,造成癱瘓。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1/13 00:5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平常民眾一腰酸背痛,就會給家裡附近的推拿師父「喬」一下整脊,但現在整骨業者要多注意,衛生署目前已經將「整脊」納為醫療行為,未來業者只要對外宣稱有「整脊」療效,就會觸犯醫師法,並且會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50萬元以下的罰金。

 

身體一有酸痛等毛病,民眾都會給一些整骨或推拿師父喬脊椎,過去這個民俗療法,都是由各民間團體核發認證。但衛生署宣布,整脊是屬於醫療行為,所以只要公開說這有「整脊」療效的,通通都是違法。

 

未來業者只要宣稱,用一些工具就能打通脊椎血路等療法,都涉嫌違反醫師法。之前常會有業者使用機械器具幫人整脊,最後因力道難以拿捏而傷害民眾脊椎的案件。民眾在進行整脊整骨療程時,最好小心慎選,以免最後受害而投訴無門(新聞來源:東森記者張嘉男、呂佳賢)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元春/專題報導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日常應注意什麼?台北榮總骨科部運動學科主任馬筱笠指出,透過飲食或補充維骨力,效果其實都很有限,建議民眾多做肌力訓練,並減少蹲姿、負重活動;國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鄧修國則建議,有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日常所選擇運動項目,需多注意,包括爬山、蹲姿都應避免,但散步、騎腳踏車倒是不錯的運動選項。

 葡萄糖胺是形成人體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元素,補充足夠葡萄糖胺,可促進身體蛋白多糖及膠原蛋白的製造,有助補充關節滑液,是提供民眾受傷後,關節恢復健康的軟骨組織所必要的材料。

 鄧修國指出,其實人體自己可自行合成葡萄糖胺,但因隨著年紀增長,合成的速度不比耗損的速度,因此需要額外補充,不過這類保健食品較適合早期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攝取,對晚期退化性關節炎患效果較不明顯。

 而且就算是早期患者額外補充,也非對人人都有效,據了解,只對七、八成的初期患者有效,但有兩成患者就算吃了也沒效,因此提醒民眾,若已吃三個月後發現症狀沒改善,就可停藥,不用再吃了,臨床則建議透過包括復健、吃消炎止痛藥、注射玻尿酸或動手術等其他方式改善。

 但除額外補充健康食品,患有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日常還應注意什麼?鄧修國建議,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日常要慎選運動項目,舉凡爬山、蹲姿等運動就不適合,應多避免,但散步、騎腳踏車倒是不錯的選擇,另建議患者日常可帶護膝保護,多做肌肉訓練。

 此外,食物中也含可合成葡萄糖胺營養素的食物,舉凡螃蟹、蝦子、牡蠣、貝類、蛤蠣等帶殼海鮮類,建議可以適量補充。不過,醫師也坦言,若要從食物中攝取補足缺乏的營養素,比較困難,可能要吃很大量。

 馬筱笠持不同意見,認為透過飲食或補充維骨力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效果很有限,建議民眾多關心自己膝蓋,如多做肌力訓練,減少傷膝蓋的活動,如蹲姿、負重運動、慢跑或跳躍等,不過,散步倒是OK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截錄)

文.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2009/11 康健雜誌 11月份網路專欄

 

Q1、為什麼會骨質疏鬆?

我們身體的骨骼內有兩種細胞:「蝕骨細胞」和「造骨細胞」。蝕骨細胞負責「吃掉」老舊或受傷的骨頭,而造骨細胞則負責製造新的骨頭。

在三十歲以前,造骨細胞會比蝕骨細胞活潑,所以身體就會不斷生成健康而且堅固的骨骼;但是到了三十歲以後,這樣的現象會倒轉過來,骨頭的吸收速度慢慢大於生成速度,骨質就因此一點一滴的流失。

 正常人約在三十歲左右骨質密度會達到一生的高峰,但之後骨質每年便以1%的速度流失,在更年期早期的婦女每年流失的速度更可能達到2%~3%。

 Q2、什麼人容易骨質疏鬆?

 雖然人到了某個年紀骨質就會流失,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嚴重到骨質疏鬆的地步。影響骨質疏鬆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1.生活形態:例如缺乏運動、不曬太陽、吸煙、酗酒、飲用過量的咖啡或茶,攝取過多蛋白質、偏食。

2.荷爾蒙:女性賀爾蒙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所以更年期以後的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很快。

3.年齡: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4.遺傳

5.種族:東方人容易骨質疏鬆。

6.藥物:除了最惡名昭彰的類固醇以外,還有利尿劑、甲狀腺素、和一些化療藥物。

 

Q3、骨質疏鬆會怎樣?

在門診的時候,常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林醫師,我的腰酸背痛這麼嚴重,是不是骨質疏鬆呀?能不能幫我作個檢查?」但是事實上,這樣的檢查是不需要的,尤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一般來說,初期骨質疏鬆是不會造成任何疼痛的!身體的病痛(尤其是年輕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姿勢不良和缺乏運動所造成的,這和骨質疏鬆實在沒有太大的關連。

骨質疏鬆之所以被發現,往往是已經骨折產生疼痛,或者是醫生照X光檢查的時候才發現,但是這都已經是到了很嚴重的階段。所以骨質疏鬆症又被人叫做「隱性的殺手」!

骨質疏鬆最被人擔心的後遺症就是骨折。因為骨質流失到後期,整支骨頭就變的像枯乾的樹枝一樣脆弱。如果一不小心跌倒,甚至只是打個噴嚏,都會讓脆弱的骨頭斷裂,尤其是在脊椎、手腕、還有大腿骨等部位。不管有沒有開刀,單單疼痛就會讓原本就不太活動的老年人更不敢動,每天躺在床上,一段時間下來,各種後遺症一個一個出現。臨床我們有太多的經驗:老年人一旦骨折過後,結局就是長期臥床,甚至永遠爬不起來。

 Q4、骨質疏鬆要怎樣診斷?

 骨質疏鬆是要用「骨質掃瞄」來診斷的
。醫師可以用不同的機器(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來作所謂的骨質掃瞄,掃瞄的部位包括了脊椎、手腕、髖關節、腳踝。掃瞄出來的骨質密度,再拿來跟年輕人的骨質密度作比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骨質密度小於年輕女性達2.5個標準差以上時,便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Q5、骨質疏鬆要怎樣治療?

如果骨質已經很嚴重的流失,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預防跌倒。可以先從家裡的障礙物開始清除,維持一個流暢的動線,以免讓老年人不小心跌倒。此外,家中的採光要充足,燈光明亮,地板要改用防滑地板,浴室與樓梯加裝扶手等等,都是預防跌倒的好方法。如果是跌倒的高危險群,更要有人隨時在旁邊注意幫忙扶持,以免不避要的意外發生。

其次才是藥物的治療,復健科醫師常使用的藥物如下:

1.鈣製劑:各種不同形式的鈣片,直接補充鈣質,要在醫師的建議下到藥房購買。

2.女性賀爾蒙:對於更年期的女性有不錯的效果,但是一旦停止服用了以後,骨質可能加速流失。再加上女性賀爾蒙可能會產生後遺症,所以醫師在開立的時候會特別小心。

3.抑鈣素(密鈣息;Miacalcic):抑鈣素可以減緩骨質流失,而且還有止痛的效果,一般是使用在因為骨質疏鬆所產生的骨折病患。抑鈣素有針劑和鼻噴劑兩種,一般門診都是開立鼻噴劑,每天早上噴一次,使用很方便,效果也很好。

4.雙磷酸鹽類(福善美;Fosamax):這可以說是近幾年來骨質疏鬆症最熱門的藥物,它除了可以抑制骨質流失,甚至可以增加骨質密度。最新的劑型一個星期只要吃一次,在服用上非常方便。不過這類藥物可能會導致食道炎、腹痛、噁心感,務必遵照醫師指示來服用。
 5.女性激素受體調節劑(鈣穩;Evista)
:藉由減少骨質吸收,達到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目的,它還有對心臟血管的保護作用,降低膽固醇。一天一顆,服用起來也相當方便。
 事實上,藥物的治療是非不得以的方法,一般都是對嚴重的骨質疏鬆病患才會開藥。除了藥物的治療以外,復健科醫師會針對骨質疏鬆的原因來給予最適當的建議。
 例如對於癮君子來說,戒煙才是治療的要項;對於不愛運動,又不敢曬太陽的小姐們,復健科醫師會提供一些不用出門,在家裡就可以輕鬆完成的運動,讓妳又能儲存骨本,又能維持窈窕身材。

 

Q6、我自己能作什麼,來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年輕時儲存骨本,年老時減少流失。

1.飲食:鈣質是組成骨骼最重要的物質。平常要多攝取含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鮮乳、優格、起司)、小魚乾、豆類製品、芝麻、海帶。

2.避免可能危險因子:例如戒煙、戒酒、適量的咖啡或茶(一天不要超過三杯)、均衡飲食

3.補充維他命D:維他命D是人體吸收鈣質的關鍵,平時除了在藥房買錠劑來服用以外,也要多吃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例如於魚肉、奶油、蛋、肝臟。

4.曬太陽:太陽光可以幫助身體內維他命D的活化,進一步幫助鈣質的吸收。適度的曬曬太陽(當然要做好防曬措施),可是可以讓骨頭壯壯的呢!

5.正確的運動:運動是可以很明顯的增加骨質,尤其是在運動訓練初期的階段最有效果。由於運動時骨骼的受力增加,使骨細胞與其他有利於骨骼生長的因子活躍,便因而刺激骨骼生長。此外,運動會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礦物質及營養的吸收,也都能有效提高骨質密度。

 Q7、骨質疏鬆的患者要如何運動呢?

 雖然運動對骨質疏鬆的病患很好,但可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幫助骨骼生長。真正有效的運動是所謂的「負重運動」,即運動時骨骼必須承受身體或其他額外的重量,例如走路、慢跑、以及大部份的球類運動。
 游泳雖然是一項普遍且受歡迎的運動,但由於游泳時,身體的重量大多由水的浮力承擔,所以並不是對骨質疏鬆症有明顯幫助的「負重運動」。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人似乎特別愛吃保健食品,一年可以吃掉幾百億,但真正的保健食品會掛上「健食字」,坊間的保健食品多半只掛「食品」字樣,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療效的保證,家醫科醫師也認為,恐怕只是吃下一堆安慰劑而已,但特別的是,這些食品往往比藥品還要貴,是不是花的錢都讓業者買廣告宣傳了呢!

 

打開藥櫃,卻滿滿的保健食品,關節用的、益生菌、納豆…等等,這樣的街坊藥局只佔2成比例,就已經挑不完,藥妝店更是被保健食品攻佔,到底有沒有效果?藥師:「基本上『食品』都沒什麼效。」記者:「可是它又比較貴,對不對?」藥師:「對。」

保健食品賣得比藥還貴,也算是一種台灣市場的獨特性嗎?舉例來看,關節用的這兩款,食品字號的卻比右邊藥品級的貴上3倍,促進循環的這款,一樣食品比藥來得高貴,民眾沒比較過並不知道,而一年吃掉幾百億的保健食品,家醫科醫師眼裡,卻恐怕只是安慰劑。

康寧醫院家醫科黃明正:「綜合維他命是可以吃啦,那其它的像銀杏都是安慰劑,我個人是沒有特別反對(去吃),就是,你可以試試看啦。」

仔細看包裝就會發現,業者再怎麼誇大,只要是「食品」,就稱不上療效,卻一罐動輒上千元,業者多半得靠廣告宣傳,因此您花的這些錢,恐怕也是在替業者買廣告。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截錄)

文.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 朱家宏

2009/08 康健雜誌 八月份網路專欄

釐清痛腳與鞋子的諸多迷思

一、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嗎?什麼症狀的腳不能穿太軟的鞋,否則會加劇它的惡化?

當腳變形或有不穩定的狀況,比如腳往內傾斜或往外傾斜很嚴重,如同腰有塌陷問題,當你睡很軟的床就會塌陷得更厲害,腰就會更痛。鞋子也是一樣,原本已經內傾或外傾,當你穿更軟的鞋子時,就會內傾或外傾更嚴重。

二、什麼症狀的腳要避免穿太硬的鞋?

骨頭突出而造成壓力太大的情況,或是比較嚴重的高弓足,或糖尿病足等等。因為骨頭突出,壓力太大,血液循環不好,如果穿太硬的鞋子時,那一部分就容易腳痛,甚至像台灣的病人容易產生潰瘍,這時候就要穿軟底的鞋子。

三、鞋子的鞋弓有經過設計就一定比較好嗎?

當鞋弓突出很厲害時,過度僵硬型的扁平足穿這樣的鞋子會很不舒服;如果是柔軟型的扁平足因為內側有鞋弓幫忙支撐,又會覺得很舒服。扁平足的成因和現象不同,也要視它的輕重度不同,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穿足弓高的鞋子。

四、穿寬楦頭的鞋子是否腳就比較舒服呢?

 未必。主要的問題在,第一、鞋子如果不好看,你根本就不想穿它。第二、楦頭寬理論上可以讓腳趾頭的活動比較好。可是有些看似很寬,若是前面腳趾頭下探的空間不足,那也沒用。

 五、涼鞋也有癒療效果?

 當姆趾外翻不想開刀時,少穿皮鞋,多穿涼鞋,或穿有足弓的涼鞋會舒服一點。因為足弓抬高的時候,外側的壓力會降低,就不會讓姆趾外翻得過度,去摩擦到那個突出的地方,現象就會改善。所以足弓墊也可以改善姆趾外翻。

 六、穿高跟鞋對腳的健康不好嗎?

 不一定。一些足腱有問題或足跟會痛的人,穿有跟或鞋跟比較高的鞋子,會比較舒服,可以得到一些休息、減少疼痛。

七、鞋子愈穿愈大,所以要買緊一點、小一點?

 如果你還需要適應,表示這雙鞋子不適合你。以前鞋子的選擇性很少,所以就選比較漂亮的,然後再去適應。現在的選擇太多了,不適合就不要買。

八、舊鞋一定比新鞋好穿?

當鞋子磨損到一定程度,應該要換掉。磨損得厲害,你走路會傾斜,為了珍惜舊鞋而繼續穿,你就會更傾斜,可能造成問題。

其實人的適應性很高,有時讓腳自然一些,疼痛也就減輕了,如果真有問題,一定要請教醫師,就這麼簡單。

不能忽視人們對鞋子的美觀需求

 多年前我看過一個人因為拇趾外翻痛得受不了(以前很少人會治療拇指外翻,也沒有治療的觀念),他索性把自己的鞋子內側剪個洞,就這樣大剌剌的穿著,也是奇觀。可惜當時沒有拍照留做紀念。不過這種情形比較不會發生在女生身上,因為女生是情願痛也不願醜!

 鞋子除了走路的功能外,我們同樣不能忽視人們對鞋子的美觀需求,病人常常問我可不可以穿高跟鞋?我說,當然可以啊,我們開刀的目的就是要讓病人可以穿高跟鞋。所以我不會像很多醫師那樣跟病人說:「妳不要穿高跟鞋呀。」我覺得那是醫生的霸權心態。

 所以說高跟鞋該穿就穿,妳知道穿久會有什麼問題就好。如果只是為很短的社交時間穿的,那就不用在意好不好穿,只要好看又高雅就行了,若是妳還得要走來走去,到處跟人家寒喧,就要注意好走路的問題。

有一陣子很流行麵包鞋,後來因為危險也很少人穿了。鞋子的樣式會隨著流行改變,我提醒大家,凡事不要太過度,當你穿著流行鞋,必需顧及它的支撐性、包覆性。如果你的腳比較特殊,那就有需要訂做鞋墊或特別高的足弓、特別軟的鞋底。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截錄)

文.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 朱家宏

2009/08 康健雜誌 八月份網路專欄

我發現只要騎自行車到一定的距離,手就會開始發麻,這症狀完全符合我們骨科醫師在臨床上看到的「腕隧道症候群」。但是多年的行醫經驗裏,卻從沒有人是因為騎自行車造成的腕隧道症候群前來開刀;也就是說,這並不是自行車族的通病。

那,難道就是因為我老了嗎?“小醫”已經變成“老醫”了嗎?好不容易我終於找到了一個不容易產生運動傷害、也不用找伴的運動,我竟然也不能做!?

 搜尋了一下網路上國內外關於自行車及其所造成手部神經問題的資料才發現,原來在國外早已有了「Cyclist’s Hands(自行車手)」這個名詞,而且還分成因平把(休閒或登山車)造成的「正中神經障礙」或彎把(公路車)所造成的「尺神經障礙」。

 在這裡,我就把這兩種情形稍事介紹一下吧!

1.正中神經障礙:

平把車單車,因為會過度讓體重壓在手腕及手掌上,再者腕部也會因為過度背屈造成腕隧道壓力上升,導致正中神經掌管的位置:包括大姆指及食指中指無名指掌側就會酸痛,甚至於麻木無力,但是,只要改變位置及姿勢就可能改善。

一般嚴重的腕隧道症候群甚至連晚上睡覺時都會痛醒。病人典型的抱怨是:騎機車握把手在摧油前進的時候,就會陣陣麻木。最後可能需要內視鏡手術解離腕隧道以降低正中神經壓力。

2.尺神經障礙:

彎把公路車,腕部需向大姆指側彎曲,因此當長時間握緊彎把最前端時,常會造成小指側的尺神經過度伸展壓迫在彎把上,以致造成尺神經掌管的位置,也就是小指側包括手指及手掌的麻痺。同樣的,一旦改變位置及姿勢就會有所改善。但是,在臨床上嚴重的尺神經障礙患者除了麻木外,還可能會造成手掌肌肉的萎縮變形;屆時保守治療無效的話,也可能要手術因應。

七大方案解決“麻麻的”自行車手

所以,想提醒和小醫一樣喜歡馳風的自行車手們,如果您已經開始感覺到有這樣麻木的問題時,主要的解決辦法有:

1.確定您的腳踏車適合您的身材:不適合的腳踏車尺寸,可能會造成體重過度壓在手把上,而產生不良的影響。

2.每十到十五分鐘就要改變手在握把上的位置:改變姿勢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及減少神經壓力。

3.穿戴自行車手套:手套上的緩衝墊可以減低壓力。

4.使用人體工學把手或將平把車裝上牛角:以增加把手可握的位置。

5.使用好的手把膠帶或使用碳纖維手把:可降低路面傳來的震動。

6.改善姿勢:手肘微彎約十度,不要將手重壓在腳踏車的把手上。

7. 平常做一些手腕的伸展及肌肉訓練:只要上網找腕隧道症候群的自我復健運動就可以找到了。

看起來,騎自行車騎到手要開刀的機會似乎不大,只要利用一些方法,手麻這個問題似乎可以迎刃而解。

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